热门资讯
产品介绍product description
开年至今,风电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,除了整机商贴身肉搏式的竞价和风机大型化潮流,还有应用市场的增长曲线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农业农村部三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组织并且开展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的通知》(下称“通知”),引发行业持续讨论,并一度拉动多个风电股涨停。
“此次风电下乡,不能简单理解为在乡村建几台风电,它具有区别于传统认识的特殊含义。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
专业委员会(CWEA)秘书长秦海岩对第一财经记者强调,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是将风电与乡村振兴、农村能源革命相结合的新模式。通过风电与乡村振兴、农村能源革命深度结合,才是“驭风行动”的目标与使命。这一认识打破了从业者对于陆上风电发展上限的预期。多份研报提出,曾经发展滞缓的乡村风电,在顶层政策的推动下,有望打开风电成长空间。
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调研时了解到,在风电造价一下子就下降的背景下,近期多个能源央企投资的海风项目收益率较此前的国补时期更佳,国内企业应对复杂海况的创新能力也在提升。CWEA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3年海上风电装机量超过7GW,预计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量有望超过10GW。
在陆海齐进的良好态势下,多家机构预测,2024年将迎来一波国内风电增长的小高峰。
对于风电人来说,“风电下乡”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早在2021年国家能源局正式提出“千乡万村驭风”计划后,全国多个省市就陆续出台了当地的风电建设规划,不过效果相对有限。
直到上月三部门印发的通知给乡村风电注入了久违的信心。近期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中东南部风电开发研讨会暨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风电发展论坛上,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细节是,论坛人气极旺,从早到晚座无虚席。据主办方称,今年参会人数超过了800人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风电下乡就是在农村装几台风机”,这种刻板印象在采访中被多次否定。多位受访者称,乡村风电的历史使命是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带动
。这意味着,即便当下乡村风电面临土地资源和电网消纳等制约因素,各方也有共同责任为其提供更合适的发展土壤。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对记者表示,未来,乡村不但可以给城市提供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,装上风机后还将给城市提供绿色廉价的电力,成为城市能源供给的中心。既种庄稼又种“风机”,既打粮食又产“绿电”,自给自足、余电致富,村民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变成了能源的生产者和受益者。
他以广西为例,测算乡村风电资源:如果下辖的1.4万个乡村,都能够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安装2万千瓦风机,全区乡间地头的风电总装机将达2.8亿千瓦,每年将生产超过6000亿度绿电,相当于6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。“即便打个对折,那也有3000亿度,超过了广西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2449.4亿度。”
多位风电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无论是在经济性还是技术性层面,乡村风电都已“准备就绪”。低风速风
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此外噪声控制、叶片覆冰等问题也已经有了完备的解决方案。乡村风电让人联想到曾经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逻辑。国家能源局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情况显示,一季度新增并网容量4574万千瓦,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193万千瓦,分布式光伏2381万千瓦,两者可谓齐头并进。
但看似积极的数据背后却是一系列难题。全国“整县推进”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试点中,不少地区慢慢的开始面临电网的接入和消纳制约,不少地方一度中止备案。此外,央国企和非公有制企业对于屋顶资源的争夺和地域垄断,以及衍生出的质量事故,也时常被外界诟病。这些让市场人士对于分布式光伏后续的增长空间预感到乏力。
行业人士和记者说,对比屋顶光伏,乡村风电除了面临以上问题以外,更要面临土地征收和层层审批的考验。毕竟,屋顶的所属权益相对明确,也不涉及耕地林地等土地红线。而风电项目中,集中式风电项目基本能由国家或省级层面推动,但乡村风电项目牵涉的土地权益主体和单位较多,审批手续也较为复杂。对此,秦海岩认为,乡村风电较分布式光伏有更明显的优势,其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,或许能得到县、村集体更有力的支持。他举例称,如果一个村子里只安装分布式光伏,那么每年大约只能发1000万度电,理论极值大约在2000万度电。但是乡村风电一年却能够贡献四五千万度电。除了供应
外,还能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益,带动就业及旅游、餐饮等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在通知中,对于乡村风电的投资机制已有引导:以村为单位,探索形成“村企合作”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“共建共享”的收益分配新机制。
第一财经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广西梧州某地早在三年前就开展了乡村风电试点,通过整合村集体资金入股,在保障投资方基本收益的前提下,村集体每年能按照8%的收益保底分红。据CWEA测算,按照中东南部各地风资源情况,1台5兆瓦风
组每年可以与村集体分享红利5万元左右。尽管前景美好,业内人士却指出,提升当下农村电网的接入和消纳能力仍然是“当务之急”。如果电网投资不能及时跟上,那么风电下乡的空间将十分受限。
“除了传统的升级改造之外,还要尽快打破上网电压等级限制。目前分散式风电最高只能接入110千伏电网,消纳半径在现实条件下被限制在20公里以内,这对乡村风电的制约相当大。只有打破电压等级限制,才让乡村风电走得更远、送得更多。” 田庆军补充称。
从集中式到分散式,风电下乡的旗帜,有望补齐陆上风电的最后一块拼图。而在海上风电项目上,越来越低的工程建设价格,以及不断迭代的创新能力,也使其在经济性和技术性方面的表现超出外界原有的预期。
日前,第一财经记者乘船两小时,抵达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时,作业机械正在吊装项目的首台风机。作为2021年11月投产运营的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600MW项目的补充项目,该项目共建设25台单机容量12MW的风
组,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,总投资超过30亿元。行走在运维船的甲板上,浪大时记者需要扶住船舷才能勉强站立。徐闻风电技术负责人郑心勤称,由于脚下的海底是并不平坦的山地地形,因此流速急、海床冲淤变化剧烈。此外,当地的雷暴、强台风频发,致使每年适合作业的窗口期仅有一百天左右,这对海风项目的建设和运维提出了严峻挑战。
但面对今年启动的增容项目,郑心勤却不感到慌张。因为两年多来,建设团队早已根据当地的特殊地形和复杂海况,开展了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,并突破性解决了多强台风、雷暴海域条件下建造海上特大型风力发电的技术瓶颈。该项目首创了220千伏海上升压站“手拉手”等多项关键技术,单桩法兰水平度、电气节能等指标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。
一位风电行业研究人士和记者说,由于我国近海风资源普查和海域数据工作不完善,因此风电场的选址、机位布局、风电机组选型等系列工作的开展难度并不小。过去,有的项目虽然被纳入了发展规划,但是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由于客观上施工环境复杂和主观上缺乏协作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因此很容易停滞不前。近年在政策推动和央民企的联合攻关下,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。原本不被看好的海域,也不乏成功落地的代表案例。
进入海上风电平价时代,虽然广东省每度电上网电价仅为0.45元,但每千瓦造价也大幅度下降,提升了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。如果把整体工程折算成单位造价,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的成本约11000元/千瓦,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可达10%以上。
相当可观的经济性,与增容项目所采用的大型化风机有着紧密的联系。原本项目所采用的是6.5MW的风机,而增容项目采用的则是12MW的大型化风机。相比同样的装机规模,大型化风机台数减少,对应的用海面积、钢结构建设以及运维成本将会下降。同时,在同等风速情况下,叶片更长,扫风面积更大,发电量也相应增大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型化还会提升风机利用小时数,增加有效发电量。
近一两年来,由于大型化风机不断推陈出新,降本优势显著,2023年曾被认为是“海风大年”,但遗憾落空。原因主要在于去年二季度以后形势陡然变化,海风项目审批被按下“暂停键”,最终全年招标量、装机量均不如预期。2024年能否兑现业界的乐观预期?
第一财经记者发现,今年开年以来,不仅国家电投等多个央国企海风项目通过核准,而且海南、福建、山东等沿海大省相继公布2024年海风项目规划。4月份,国内海上风电招标规模1.85GW,更是好于整个第一季度的1.1GW。
本月初发布的研报称,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有望出现拐点,景气上行。其理由为,一是在项目批复的基础上,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招标规模逐渐增加;二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逐步启动,项目交货量持续提升;三是主要设备制造企业的订单和业绩实现较快增长。“海上风电整体还是跟着各省的‘十四五’规划走的。前三年,海风的装机容量还未达到规划的一半,所以接下来两年大家一致认为会是海风招标和开工的大年,项目储备丰富,我们已准备好了。”某海风设备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。